所謂“五感”,就是為了人發揮自己五種感覺器官的功能所產生的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而且“五感”不僅是人觀察外在事物的一種基本模式,而且還是人選擇,接受,加工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研究顯示,人的“五感”有5個器官并不是獨立起作用,其相互之間生理關系非常緊密。不同感覺的組合可以產生“多米諾效應”:也就是說,如果刺激了腦中的任一感覺,那么隨之而來的是第二,三...,那么,整個回憶與情感空間就會開啟,所以,對于“五感”經驗的全面刺激,會大大豐富人對于這個空間的理解。
展廳設計中五感應用的現狀
1,傳統和現代
傳統的展示空間,強調在特定的時空里,向受眾傳遞視覺為主要特征的信息。但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它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現代展示空間讓受眾通過各種感官更全面地獲取信息。在信息傳遞方法瞬息萬變的今天,設計師們對于設計的認知與創作方式都在發生著改變。“五感”設計在各方面優秀的設計作品中也得到了日益廣泛的運用。展示空間由反復敘述某個古老故事的敘事空間,轉變為讓人們在特定空間內同時產生直觀感受和心理感受展品的氛圍。新的藝術形式運用影像,聲音,互動信息,光影變化,虛擬場景,景觀裝置等等各種媒介,呈現出了豐富的空間效果。所以,現代展示設計在視覺的同時,也運用先進科技,將信息傳遞給人的多種感官。
2、多媒體和虛擬現實技術
信息在展廳設計中處于核心地位,既為其服務,也是其精髓所在。所謂信息,就是負載了大量知識與內容的信息,它是對事物的一種狀態表現。而媒體則是指為傳遞信息時,用來攜帶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形式。在傳遞同一信息時,它所使用的媒介形式又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如今,新技術不斷涌現,媒介的構成形式也日益豐富,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就是多媒體的全面應用,這也是世紀主要的媒介形式之一。
多媒體按消費者的參與程度可分為“冷媒體”與“熱媒體”。所謂“熱”媒體,就是消費者參與度較低的一種媒體形式:它僅僅以電視和LED顯示器為載體來傳遞主要內容,受眾只要安靜地觀看即可,這一形式在景點,園林,機場,車站等各種展示項目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所謂“冷媒體”,就是以受眾參與互動為媒介形式,對媒介內容進行充填。最近幾年流行的“冷媒體”主要包括:虛擬現實,計算機交互,多重觸摸,全息360。通過模仿人類操作習慣,預想人類肢體行為,感官接近人類,并通過創設具體情境,吸引受眾更好地參與,以實現展示宣傳。這些帶互動性體驗項目主要有:虛擬翻書,觸動類多媒體,電子沙盤,互動投影,全息影像,幻影成像,多點觸摸系統,以及其他互動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中的“感覺的媒介”使同信息有關的文字,數據,影像,聲音,動畫等等信息,直接作用在人們的感覺感官上,使之通過人體感官的功能來完成對信息的傳遞,稱為“感覺媒體”。“感覺媒體”屬于數字媒體的范疇。在此理論基礎上,再以電腦模擬營造虛擬三維空間,則能給予體驗者多感官之模擬,以營造「身臨其境」之感。這就是在結合立體聲和三維立體顯示等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虛擬現實”這個概念。虛擬現實技術的多感知性:交互性,浸沒感和構想性,利用這一媒介,能夠創造一個可看性,可看性和可感性構成三位一體的設計空間,使傳統設計難以完成的題材能夠清晰,立體的展現在受眾面前,認為這是展示設計發展的高級技術支撐。
與此同時,今后,人類的“五感”將更加體現于終端設計之中:終端將不再僅僅以鍵盤,屏幕這種傳統形式存在,而將進一步延伸到人工智能這個領域。當前,日本提出了“五感通訊”的技術目標:不但在通訊中要傳遞聽覺,視覺信息,而且還應傳遞嗅覺,味覺,觸覺信息。電子產品將與用戶進行更多的溝通互動:語音,動作以及面部識別將得到廣泛的應用,甚至已出現產家試圖通過腦電波給機器下達命令,利用人體的化學信號來進行裝置間的文件傳輸。可以預見,今后借助媒體技術,以人類“五感”創造空間環境和傳遞信息的展廳展示設計,必將走向正常。
展廳設計中應刺激五感的具體手段
1,運用視覺元素
視覺作為人體內最為重要的感覺器官,其對人的生理意義并不只表現在作為最易接收周圍環境信息的器官,還能從視覺中引申出更為豐富的內涵。視覺并不只是單純的感知行為,它是一個通道,能將感知變成洞悉力,進而更深入地解讀空間的內涵。比如,色彩能打下參觀者對于空間的第一印象,并影響其心理等。
視覺元素又是展廳設計使用頻率最高,傳遞效果最好的傳達方式,因此不再做過多討論,本論文以其它新手段作為著力點,以視覺為主,聽覺和觸覺為輔,激發其它感官,能使參觀者更深入地了解信息,留下深刻印象。
2,聽覺元素運用
聽覺做為身體接收信息的第二項功能,在審美體驗中變得更加重要,而視覺所不能接收到的信息,多數是通過聽覺來補充的。與此同時,聲音還會影響游客對于環境品質印象好壞的程度。音頻與視頻中的圖片相配合,或在空間構建水景的視覺效果中搭配潺潺的流水聲,都能令人浮想聯翩。以2008北京奧運會為例,奧運村由于剛移植來的草皮還沒有生根發芽缺乏活力,為增添天然的氣氛,設計師們依據將不同類型和頻率的昆蟲鳴叫揚聲器置于草皮中。適當地使用聲音,能增加不少趣味,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伴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提出和推廣,展廳已經擺脫了純粹對于“物”的重視,對于“人”的重視已經上升到一個全新的理解階段。除一般參觀者外,展廳還需服務于殘障人士和其他弱勢群體,傳統展廳中海量信息需借助視覺才能獲得,如果受眾存在閱讀障礙或者視覺障礙,視覺通道無法使用,就必須發展非視覺途徑獲取信息。以中國故宮博物院武英殿書畫館無障礙系統為例,該系統利用“信息轉換”技術理念,利用語音合成系統將電子說明牌上文字內容轉換為語音信息,使受眾在聆聽語音的同時,也能看到文字介紹或者瀏覽書畫作品。借助現代媒體技術,殘障人士對聽覺通道信息的獲取這一要求得以實現。
3,觸覺元素運用
觸覺與視覺體驗均能幫助人產生主觀印象,但觸覺體驗更精致,更逼真。展示空間內觸覺體驗體現為環境溫度與材質,互動媒體運用等。目前在多媒體上,最常被引入攜帶體感功能游戲機,如Kinect(見圖1)為微軟體感周邊外設,結合影像識別,即時動態捕捉,麥克風輸入和語音辨識。使用傳感器實現空間數字化,使使用者能夠感受身臨其境和虛擬物體交互的感受。觀者也可為所欲為,將虛擬繪畫涂到墻壁上,或者著用投影儀投影虛擬展品,所有這些清新成像模式都能讓體驗者玩心得到釋放,無拘無束。
與此同時,如今裸展陳列這種形式己經經常應用于博物館的展示陳列當中,因為觀眾和展品并不隔著玻璃,觀眾既能夠看展品,又能夠用手摸展品,因此極大的提升了陳列效果。2011年,《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展在國家博物館成功向公眾展示,最引人矚目也是最具爭議的是被廣泛熟知的“后母戊鼎”.此次展覽,其首次以新的名稱亮相,采用“裸展”的方式,讓參觀者欣賞,吸引大批參觀者與其進行互動感受。
近年來逐步流行的4D電影,就是以3D立體電影為基礎,配合對周邊環境的特效模擬所形成的一種全新影視產品。4D電影一般會把震動,噴水,吹風,煙霧,氣泡,氣味等等效果模擬帶入3D電影之中,使觀眾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各種身體感官上感受影片,這種想法正可添加在單調的展廳設計之中,不只是視覺與聽覺,震動,吹風等等方式都能在展廳空間內形成觀眾的觸覺感受,豐富了信息傳達的方式。還可適用于互動設備,如日本阪神淡路地震紀念館內的地震體驗設施,約10平方米的模擬居室情景下,游客可體驗7級大地震:先是上,下,再是左,右強烈晃動,隨著物體稀里嘩啦地掉落的巨大聲響,主震剛過,當所有人都認為安然無恙之時,4級以上的余震再次猛烈降臨。驚險刺激的體驗,讓游客真切地感受到地震帶來的恐懼和無力感,變成終生難忘的體驗,并通過觸覺用模擬體驗的手段,讓游客深入了解地震。
4、運用嗅覺元素
嗅覺體驗,過去展廳設計關注不多。不過,研究顯示,嗅覺在人所有感覺器官里最為靈敏,每一個人鼻子能記住多達1萬種氣味,而且氣味跟記憶,情緒,感情息息相關。通過空間內空氣質量、氣味類型和濃度,能帶給人們不一樣的空間體驗,宜人的芳香總是能帶給人們美好的享受。與展示內容有關的味道,激發人們的嗅覺,能觸動受眾的感性訴求,并存儲感性記憶。例如,星巴克咖啡中阿拉伯咖啡豆的香氣,迪斯尼樂園為客戶缺乏時所創造的“手工爆米花香”等等,這些嘗試為物體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
5、味覺元素運用
商業展廳設計中存在著許多現場供觀眾品味乃至派發贈品的交互方式,這類活動是以味覺的形式直接向觀眾直觀呈現商品。和食品有關的展示廳必然會設立試吃區域,甚至開餐廳或咖啡吧,使顧客在引起人氣的同時,也能從味覺途徑上體驗到商品。
總結
展廳設計時通過影響受眾五官感受,能更深刻地加深受眾對于展示內容的印象和理解,傳統展廳設計以色調,光影等視覺元素來觸動參觀者,現代展廳則可借助多媒體,利用圖像,聲音,圖片及先進虛擬技術,同時激發受眾各種感官。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020-84317499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辦公室裝修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