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科技館緊緊圍繞“人·科技·和諧”的理念,以“海洋·搖籃”、“探索·發現”、“創造·文明”、“和諧發展”、“兒童·未來”五個主題展區,講述了這樣的科學發展脈絡:生命起源于大海——人類誕生后探索自然,總結科學規律——創造社會文明——人類尋求和諧共生——兒童科學教育決定未來。
與海共生 與城市共建
廈門科技館是廈門市“文化、藝術、科技”三大窗口之一,與圖書館、藝術館、博物館共同構成了廈門文化藝術中心。總面積17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0000平方米,四面交通便利,環境優美。
從廈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出發,整個展覽廳的設計思路。它是一座海濱城市,坐落在我國東南沿海,緊鄰臺灣海峽,蜿蜒曲折的海岸線,港闊水深,終年不凍,越海峽的天然良港,是它最美麗的風景。
整個展廳設計用流動的曲線回響著蜿蜒的城市海岸線,藍色的主題顏色象征著遼闊的大海。使整個展覽廳融入城市,接駁大海。
海洋文明 蘊藏生機
古代,世界還是一片汪洋,是生命的誕生和孕育之地,地球上的生物都起源于海洋。即使是在地球上,人類現代文明也已經發展到這樣一個高度,對海洋的探索仍然只有5%。
以發問的形式拉開了整個海洋展覽廳的序幕,以答案為線索引導每位參觀者進入神秘而迷人的海洋世界。
運用現代數字屏幕技術,將不同的魚在海洋里如何生存,用不同的電子顯示設備直觀地展示出來,讓游客最直觀地了解相關的科普知識。并運用科學的活體展示技術,在展覽廳展示不同種類的魚種,更生動地展示魚鰓呼吸、如何保持體溫等。
海洋占地球總面積的70.8%,為什么世界仍在提倡節約用水,而水資源卻依然匱乏?那肯定是大多數人的疑問。
海洋展覽廳使用一個漏斗形的全息投影裝置,以倒立水滴形狀的地球形狀和正向的淡水資源在游客眼前呈現。
三合一展廳裝置,帶你探究海水到底有多深。物質相互作用-結繩測海深度,
實驗中設定了不同重錘、不同測量位置、粗繩粗細三個可供選擇的參數,進行測深實驗。
多媒體+機械或機電互動——聲波在海底探測,觀眾在操控臺上操縱,在屏幕上打開水面的虛擬船模型,打開多波束測深探測儀或旁側聲納測深儀,在屏幕上探測到深度的不同變化。
影像互動——遙感測海深度,該展項由遙感測深設備、語音和燈光系統組成。這一過程的模擬結果是,飛機所攜帶的激光或者衛星所攜帶的雷達發射雷達波射到海面,并且在穿透海水進入海底之后被反射回來測量海水深度。
海洋航行于世界各個大陸和國家之間,世界上大約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區。但是并非每個人,都有機會探索海洋的奧秘。在廈門科技館海洋館設置了多媒體+機械或機電互動裝置——深海電梯,讓沉迷于海洋的觀眾,可以通過觀看、聆聽、沉浸的體驗,了解深海環境和人類探索的歷史事件。
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開發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研制。
采用圖象+多媒體+機械、機電交互裝置,再現蛟龍號半剖面模型1:1再現。
以“蛟龍號”為例,介紹了“蛟龍號”的結構系統、液壓系統、控制系統、聲學系統,多媒體演示“蛟龍號”對海底地形地貌進行精細測繪,并利用機械手等工具捕捉海底水樣、沉積物和生物等樣品。
科學之路 貫穿始終
通過廈門科技館環狀展廊,將科學家們的故事與科學故事一起,用3D圖片和3D模型展示。
環環相扣的科學之路,貫穿了廈門科技館的始終。無論參觀哪個展覽館都要經過展覽館,游客們在探討更多層次的科學問題時,不妨先了解到這些科學家們是如何探索未知知識的,這些科學成果是經過多少次推理論證后才被證實的。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020-84317499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辦公室裝修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